2023年4月15日至21日
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今年宣传周主题是
“癌症防治 全面行动 全人群 全周期 全社会”
面对肿瘤,一些人选择恐慌焦虑沉迷各类保健产品,被谣言和辟谣牵着走;一些人心存得过且过,在无视和放弃间极端抉择。恐慌和误解混杂,蒙上了多少人的双眼!
事实上,学会了“早期筛查”大可擦亮双眼,诸多肿瘤如能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基本可以实现治愈。
有关数据显示:早期宫颈癌、大肠癌患者经过规范治疗,五年生存率均可以达到90%以上;早期乳腺癌甚至可以达到97%以上。
肿瘤筛查诊断是早期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的重要途径,而体检作为发现疾病最直接的方式,它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哪些人群是癌症的高危人群?普通体检是肿瘤筛查吗?这些问题我们将一一解答。
NO.1
常规体检就是肿瘤筛查吗?
体检报告的检查项目,只是最基础的检查项目,都是由身体基础项目检查+实验室检查+功能影像学检查三大项组成。
这种普通体检,只能让咱们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和重要器官运行是否正常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对一些常见的慢性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筛选比较有用,对中晚期比较严重的癌症也会有一个指示作用。
但是,你要拿它去筛选早期的癌症尤其是胃肠消化道的癌症,十个里面得有九个会被漏检。
肿瘤筛查涵盖了普通体检,专业的肿瘤筛查,可以根据检前的风险评估筛出高危人群,根据检查的结果不同做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NO.2
癌症高危人群才做体检吗?哪些人是癌症高危人群?
胃癌:重男轻女的癌症
年龄大于40岁、有慢性胃溃疡、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人群应进行胃镜筛查,若无异常,间隔3年进行筛查。
肠癌:患病率最高
45岁以上;长期便秘;大便带血;有肠息肉;直系亲属有肠癌史的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大便潜血实验进行结直肠癌筛查,每5-10年进行一次结直肠镜检查。
肺癌:多半是“拖”出来的
年龄超过50岁,吸烟超过30包/年,长期被动吸烟(超20年,基本每天接触),有1年以上职业暴露史者(接触石棉、铍、铀、氡等)等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CT检测肺癌由于分辨率高,肺癌肿瘤在1厘米,甚至0.8厘米时即可被查出。
肝癌:沉默的杀手
年龄超过40岁,乙肝表面抗呈阳性或有慢性乙型、丙型肝炎及肝硬化病史的人群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肝癌筛查,建议联合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对肝癌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发现异常进一步考虑CT或磁共振检查。
女士两癌:乳腺癌、宫颈癌
建议35岁以前的女性每年做1次乳腺超声;40岁以后的女性(尤其是晚婚晚育不哺乳不生育的女性)每年做1次乳腺超声检查和乳腺钼靶照片来综合判断。
液基薄层细胞(TCT)检测是筛查宫颈癌的有效方式。TCT宫颈防癌筛查对宫颈癌细胞的检出率能达到90%以上,同时还能发现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衣原体等。
因此建议已婚或有性生活史的女性都应该进行宫颈癌筛查,65岁以下的已婚或有性生活史的女性连续三年检测均为阴性后可每三年做一次,65岁以上女性既往多次检查均为阴性,则可结束筛查。可每5年做一次宫颈抹片加病毒筛查(30岁以下者不建议做病毒筛查)。
甲状腺癌:最“善良”的癌症
甲状腺癌也比较「难缠」,因其容易发生侵袭和转移,这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甲状腺癌的存活率取决于诊断的阶段,早期诊断的甲状腺癌5年生存率为90%,而晚期诊断仅为13%。
甲状腺疾病的家族史;碘摄取量过多;患有甲状腺相关疾病的人群应进行甲状腺癌的筛查,3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甲状腺功能测定并结合甲状腺超声来筛查甲状腺癌。
NO.3
筛查的项目越多越好吗?
癌症筛查并不是项目越多、价格越贵就越好。不建议所有人都做全套项目,一是避免经济上的浪费,二是胸片、CT等检查有损伤性,做多了可能对身体造成一定损害。
此外,一些体检机构将PET-CT作为癌症筛查的高端补充项目。专家建议,除非有特殊需要,或其他检查结果有较明显的癌症怀疑倾向,否则无论从经济还是辐射的角度看,常规癌症筛查都不推荐做PET-CT。
NO.4
肿瘤标记物升高一定是得肿瘤了吗?
一般来说肿瘤标志物绝大多数存在于恶性肿瘤中, 但良性肿瘤、正常组织也可能检测出肿瘤标志物。
例如肝癌的标志物是AFP,肝炎病人也会导致肝癌标志物上升。如果肿瘤标记物稍增高,复查后恢复到正常范围就说明癌症的可能性很小。
如果肿瘤标记物检查数值高出一倍或持续升高,就要提高警惕了!如果检查结果显示升高得非常明显,特别是增高超过正常值一倍、几十倍,或动态观察到持续增高的。建议再复查一次。
如果经过复查之后,确实是大幅度明显升高,比如升高几十倍,通常恶性肿瘤的可能性会更大。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其他检测手段来排除癌症,如B超、CT、磁共振成像等检查,或做细胞病理学检查。
NO.5
18到23岁的年轻人需要进行癌症筛查吗?
虽然年轻人得癌症的概率很小,但也不是为零。
和老一辈相比,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中青年一代面临的社会压力加大,出现了“内卷化”的局面。
在这种社会形态下,年轻人的身体面临着熬夜、通宵加班、暴饮暴食、缺乏运动等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的摧残,再加上心理压力加重,这样身体和心理双重压力作用下,中青年一代的身体往往出现“未老先衰”的迹象。
而这无疑会加大癌症的发病风险,进而引起年轻癌症患者的占比增加。
早癌筛查是离治愈更近、离死亡更远的一步,比起车、房子、奢侈品,人类更需要健康。
15vip太阳集团官网后勤处卫生所
2023.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