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医疗卫生 > 正文

关注破伤风 健康共行动

发布日期:2024-09-11   浏览:

一、什么是破伤风?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通常通过污染的伤口进入人体。破伤风症状包括肌肉僵硬、痉挛,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困难甚至死亡。潜伏期通常为7至10天,但可从几天到几个月不等,症状发作后需紧急治疗。


二、什么情况下会得破伤风?

1.伤口感染。破伤风杆菌通过污染的伤口进入人体,常见于土壤、灰尘中的细菌通过创伤感染。

2.脐带感染。新生儿破伤风常因脐带处理不当,细菌通过脐带残端进入体内引起感染。

3.手术后感染。手术后若消毒不彻底,破伤风杆菌可能通过手术切口进入体内,导致感染。


三、如何预防破伤风?

1.及时处理伤口

清洁伤口: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清洗伤口,去除污物和细菌,减少感染风险。

消毒处理:使用碘酒、酒精或过氧化氢等消毒剂对伤口进行消毒,杀死可能存在的破伤风杆菌。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肌肉僵硬、吞咽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早期诊断对治疗至关重要。对于深度或污染严重的伤口,应立即前往医院接受专业处理和破伤风疫苗接种。

IMG_258

2.接种破伤风疫苗

根据规范,外伤后进行伤口处置和合理使用破伤风免疫制剂对预防破伤风至关重要。

外伤后伤口处置按照外科诊疗常规要求执行。

一般人群破伤风免疫制剂使用流程如下:

1、首先是伤口类型的判断:分为清洁伤口、不洁伤口以及污染伤口,无论是哪一类伤口均需预防破伤风。

2、其次是判断患者既往破伤风疫苗免疫史。如果既往有过3剂及以上的含破伤风类毒素成分疫苗的接种史,就视为有破伤风疫苗全程免疫史(含破伤风类毒素成分疫苗包括:吸附破伤风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等)。

3、最后就是医生结合伤口分类、既往免疫情况,进行破伤风规范的免疫制剂使用。

为规范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2019年10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2019 年版)》。根据《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指导内容,破伤风的免疫预防分为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

破伤风的被动免疫制剂用于破伤风的短期应急预防,其特点是产生效应快,但有效保护时间短,如:破伤风人免疫求蛋白(HTIG)保护时长只有28天,马破伤风抗毒素(TAT)保护时间一般只有7-10天。

破伤风的主动免疫,指将破伤风疫苗接种于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预防破伤风感染的措施。疫苗的特点是无需皮试、安全可靠、保护时间长,完成破伤风疫苗全程接种后可有效保护5-10年,建议每5-10年加强1剂破伤风疫苗。

接种剂次和间隔

1、无含破伤风类毒素成分免疫史者:基础免疫3剂,第2剂与第1剂间隔4-8周,第3剂与第2剂间隔6-12个月。一般每10年加强免疫1剂,如遇特殊情况也可5年加强免疫1剂。

2、经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者:最后1剂接种后5年以内受伤时,不需接种;超过5年者,清洁伤口不需接种,不洁或污染伤口加强免疫1剂。

3、用含破伤风类毒素的混合制剂做过全程免疫者:每10年加强免疫1剂。

4、妊娠期妇女:可在妊娠第4个月接种第1剂,6-7个月时接种第2剂。

四、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1.正确处理小伤口: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轻微的割伤或擦伤,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消毒,防止细菌感染。

2.避免接触生锈物品:避免直接用手接触生锈的金属物品,如铁钉、铁丝等,以防破伤风杆菌通过伤口进入体内。

3.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按照医生建议,定期接种破伤风疫苗,增强身体对破伤风的免疫力,是预防破伤风的有效手段。





15vip太阳集团官网后勤处卫生所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