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15vip太阳集团官网保卫处网站!

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安全教育 > 正文

坚决同黑恶势力犯罪作斗争(四)-校园防诈进行时

发布日期:2024-11-04 点击:

校园防诈进行时|针对大学生的新型诈骗手段大盘点


我都是一名大学生了,怎么还会被骗?

不不不,你错了

根据中国青年网调查显示

41.53%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或身边人

都遇到过诈骗

各式各样的诈骗事件频发

手段可谓层出不穷

那我们该如何辨别和预防呢?

下面和大家一起来盘点大学生新型诈骗手段

请同学们查收!

01 以勤工俭学为名的兼职刷单诈骗


     犯罪嫌疑人通过网站、微信、QQ、微博、MSN等方式发布虚假网络兼职信息,并声称给予受害人高额佣金,先做成几单小额业务骗取当事人信任,再突然提高刷单金额,受害人刷单后不再返还刷单本金及佣金并将受害人拉黑。

真实案例:20231224日发生了一次刷单诈骗,某大学一学生被骗,受害人浏览网页时看到一条刷单广告,后按照对方要求操作,在京东充值储值卡充值做任务,后发现被骗,损失5200元。

防骗提醒:任何刷单都是诈骗;不要随意加入陌生QQ、微信群,轻信群友的收益截图,那都是;不要轻易点击陌生人发来的链接或二维码,下载陌生App;千万不要相信继续刷单,才能提现的谎言,掉入连环骗局,遭受更大损失;96110是预警劝阻电话,一定要接听;如果遇到诈骗,请及时拨打96110防骗咨询热线或“110”报警!

02 演唱会诈骗


     骗子事先潜伏在微信、QQ等其他社交软件群里,发布门票信息。有人上钩后,通常有两种诈骗方式:一是发送虚假网站链接要求歌迷通过网站付款,大部分歌迷认为平台付款安全有保障,直接付款,不曾想进入的却是钓鱼网站;二是告诉歌迷需要先付定金后再发货,收到门票后再付尾款。交易流程貌似毫无问题,但歌迷收到的门票极有可能是伪造的高仿门票或自己制作的假电子门票。

防骗提醒:演唱会实行实名购票和实名入场制度,每场演出每个身份证件只能购买一张门票,购票人与入场人身份信息保持一致。演唱会门票不允许私人转让,购买者只能通过官方渠道退票。特此提醒,购票请关注官方购票平台,不要相信所谓的内部渠道;没有抢到票时,请继续关注活动主办方的后续放票信息;在购票过程中,也应注意保护个人信息,防范潜在的诈骗陷阱。

03 专升本、事业单位、考公考试骗局


     当下,专升本、事业单位考试、考公如火如荼,骗子的骗术也是层出不穷。诈骗分子通常将钓鱼网站伪装为正规老师、公务员、研究生报考或者是查分网站,甚至会选择跟官方网站相似的网络区域名蒙混过关。他们通过手机短信定向发送链接,让考生们登录网站填写个人信息,进而获取考生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和验证码等信息,从而实施诈骗。

防骗提醒:对收到的相关成绩核实、政审资料核查之类的短信信息,广大学生一定要擦亮眼睛,判断该信息是否为虚假官方信息,一定要拨打正确的官方电话进行核实验证。


04 冒充熟人诈骗


     骗子利用不法渠道盗取好友、老师微信、QQ头像、账号,通过发送邮件、截图形式编造看病、车祸、购票理由急需借钱、充值或汇款,大家若不通过电话方式或当面核实很难辨别对方真实身份,从而被骗。

真实案例:某大一男生收到同学”QQ表示朋友因病抢救急需用钱,并以微信支付受限为由,提出先向其银行转账数千元,并附上银行需6小时到账截图,让该男生先行微信扫码垫付。该生信以为真并多次支付共7000元左右后方觉被骗。

防骗提醒:添加好友要谨慎;转账汇款要核实,尤其是遇到熟人以任何理由要求大额转账汇款时,一定要先通过电话、视频、面对面等方式验证对方是否为本人。如对方以不方便通话情况紧急信得过等种种理由予以回避,则应当提高警惕,切勿轻易碍于人情而盲目相信对方,不经核实就向对方支付钱款;如遇诈骗要第一时间将诈骗分子的即时通讯工具账号信息、群内聊天内容以及转账汇款凭证进行留存并及时报警。

05 小额贷款平台诈骗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贷款业务,而很多校园贷其实都是披着伪善外衣的高利贷。所谓的低利率”“免利息都是诱导大学生进行贷款的诱饵,最后利滚利欠下巨债。

防骗提醒:学生应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合理消费,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减少情绪化消费、跟风消费,拒绝盲目攀比、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同时,应掌握金融贷款知识,提高对金融诈骗和不良借贷的防范意识,谨防落入欺诈陷阱;遇到困难,应主动向学校寻求帮助。此外,要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泄露;妥善保管身份证、银行卡,坚决不将身份证、银行卡出售、租借给他人使用;如已陷入不良网贷困扰,应及时向学校报告有关情况,并寻求公安部门帮助。

06 校园卡等推销诈骗


     推销诈骗是大学生在特殊的时间节点(3.156.18、双11等)经常遇到的骗局,主要诈骗对象是新生,会有很多所谓的学姐、学长来给你推销东西,都是日常用品如充电宝、网线之类,这些东西有些质量没有保障,或者是假冒伪劣产品,有可能比外面卖得还贵,而且根本没有售后保障。

防骗提醒:对陌生推销者的花言巧语不要轻信,购买东西时最好到学校内外的正规超市商场购买,另外学校并没有强制要求大家办理校园卡,需要办理电话卡要到正规的营业厅办理。


07 各类培训诈骗


     近年来,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越来越多,也出现了不少骗子机构浑水摸鱼。他们通过考试包过免考保过有考试原题和答案考试可以改分等虚假宣传来吸引学生。

防骗提醒:在选择培训机构或考证报名时要时刻留心,避免踏入考证陷阱,时刻谨防诈骗。



08 网络招嫖为诱导诈骗


     山西某高校受害学生孙某报案称其手机接收到一条同城约炮、免费黄色视频的短信,点击链接下载 了一款名为*APP*”APP客服告诉孙某刷单满四笔即可免费约炮,孙某刷满四次后,客服又以各种理由要求继续投钱、刷单,方可将之前的钱取出。在陆续投入7万元后,孙某仍然无法提现,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防骗提醒:要自洁自律自爱,不要浏览色情网站,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要下载手机应用市场没有的APP。网络招嫖、刷单是违法行为,切勿尝试,如遇被诈骗,请及时联系辅导员或校园110报警。



09 购买虚拟游戏装备诈骗


     在众多热门游戏网站,诈骗分子向学生兜售各种游戏装备、点卡或声称提供游戏代练服务,且实行明码标价,价格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但当玩家将钱如数汇入对方银行账户后,对方从此消失。

防骗提醒:接到称游戏操作涉嫌违规等信息的,应立即通过官网核实验证,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保证金;买卖游戏装备,一定要在官方网站或官方指定游戏交易平台进行交易,遇到让你私下交易的,务必提高警惕;勿向游戏好友透露微信、支付宝等支付账户、密码,谨防受骗盗用账户向骗子转账。






10 申领助学金、奖学金、学费、退费等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目标群体个人信息,利用伪基站、木马链接等手段,以发放贫困补助、助学金、奖学金为由,以学校名义给学生和家长发送退费短信,称XXX 原因退还部分学费,请点击 XXX 链接领取骗取受害人信任,引导受害人登录钓鱼网站进行转账或到ATM机进入英文界面转账,从而实施诈骗。

防骗提醒:开学季和毕业季,学生和家长如果收到任何需要扫码或交学费”“转账等信息通知,可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核实,不要急于转账、汇款,一旦发现可疑情况,请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不要轻易点击来源不明的未知链接;收到有关学生本人信息的短信时,要保持冷静,先向辅导员上报,不盲目汇款;凡是以申领助学金、补助金或是救助金等为由,要求到银行或自动取款机操作的,很可能是骗局,不要轻信。




树立防诈意识


1. 保护个人信息

     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个人信息时要谨慎。避免公开透露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敏感信息。这有助于防止个人信息被用于不法目的。面对陌生人的热心,仍要时刻保持警惕。同时也要加强防范意识,手机、钱包、银行卡、证件、录取通知书等重要物品一定要随身保管携带。

2. 识别校园诈骗

     了解校园常见的诈骗手段,如假冒校方收费、虚假招聘广告、冒充同学借钱等。遇到可疑情况时,务必保持警惕,及时与老师、保卫处、警察联系。不要相信任何形式的校园贷,树立正确健康的消费观,不盲目追求高消费,若急用钱,应告知家长和老师,坚决抵制校园贷。

3. 理性消费

     购买学习用品、生活用品时,要选择正规商家,避免购买不明来源的商品。同时,合理规划消费,避免过度透支。

4. 防范网络犯罪

     网络犯罪手段日益猖獗,同学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轻信网络上的投资理财信息,避免陷入网络诈骗的陷阱。增强自身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要有贪图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等心理。

5.正确交费

     坚决不能将钱交给不认识的人,一定要选择亲自交费,或者通过学校官方发布的网络途径进行交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