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新形势下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原则,根据相关要求,结合后勤服务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
针对骨干职工中存在的“重业务轻政治”的错误观念,支部应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中青年骨干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一是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培训机制。积极吸收骨干职工参加政治理论培训,逐步加深他们对党在不同时期的基本理论和指导思想、党的基本宗旨、党的辉煌历史以及党的基本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不断提高对中青年骨干职工的党性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坚定立场,为党建工作打好思想基础。二是结合骨干职工的业务专长和思想状况,不断创新政治思想教育方法,将对中青年骨干职工的政治教育培养和对他们的业务培养紧密结合。这一方面有利于使中青年骨干职工认识到我党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纠正其“业务发展是实,政治进步是虚”的错误认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激发中青年骨干职工的政治学习热情,有助于将中青年骨干职工培养成又红又专的双料人才。三是在中青年骨干职工的日常业务考评和选拔机制中强化思想政治考察,以此推动中青年骨干职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修养。
二、增强骨干职工的入党决心和信心
支部要对中青年骨干职工入党要积极主动地做工作。用符合中青年骨干职工思想和行为活动规律的方法,并结合他们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支部不仅要多组织他们参加理论学习和社会活动,从思想上多加引导,注重做个别职工的思想启发工作,而且要提倡广大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多贴近他们、关心和帮助他们。要在骨干职工中大力宣传党内的先进典型事例,使他们真正地、发自内心地、自愿地向党组织靠拢,增强其入党的决心和信心。
三、创造环境,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
针对社会、家庭等外部因素在中青年骨干职工入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支部应通过各种形式充分展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从而使中青年骨干职工逐步加深对党的认识进而主动靠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好榜样对广大群众具有非常现实、非常直观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可以使思想教育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产生强大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可从两方面人手:一是通过邀请中青年骨干职工参加党内关于先进人物和事迹的学习研讨活动,使优秀共产党员为人民奉献的精神不断激发中青年骨干职工对党组织的向往。二是充分调动党内专家和学者育人的示范作用,鼓励他们在引导中青年骨干职工搞好后勤服务的同时,关心其政治上的成长进步,以此不断增强中青年骨干职工的政治意识。
四、落实青年人才培养制度,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
强化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根据党员队伍的实际状况,确定因材施教的培养目标、措施和方法,不断提高党员的业务技能素质。支部可通过“引导——帮助——激励”的工作方略进行培养。引导——政治上引导青年党员职工上进。青年党员职工有了上进心,就有了发展的内动力。充分利用支部大会、新老党员“一对一”帮扶等渠道,组织青年职工学习理论,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业务上帮助青年职工提高。这是青年职工成才的基础。支部成立以书记为首的职工成长培养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策划、管理和指导;制订相应实施方案,以业务研究为载体,有计划的展开实施工作;落实具体措施,实行条线分工,责任到人;针对不同类型的职工制定不同的成长标准,提出不同的成长要求,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示范引领等不同方式,促进职工的专业成长和后勤队伍整体水平的全面提高。激励——精神上激励青年职工奋进。目标激励是青年党员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根据后勤的情况制定“服务标兵”、“业务能手”评价系列,在党员职工中开展“评优秀、创品牌”系列活动,激励党员职工教师努力成长为业务骨干。